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人在上海 >> 正文
朱伯彦搭建交流之桥: 他让“中国古船”回故里
2013年5月13日 15:05
来源:新闻晚报记者 孙丹  
 

图像

清晰详尽的细节、栩栩如生的雕刻、舒展的风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国古船模收藏在哪里?不在中国,而在比利时安特卫普MAS博物馆。就在今年5月,这些模型中的三艘终于“扬帆”回国,将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展出两年。

“重归故里”的过程比较艰辛,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其中就有来自安特卫普市港务局驻沪代表Jan Van derBorght的协助,Jan Van derBorght还有一个响亮的中文名朱伯彦。也是在今年,来自比利时的朱伯彦获得了上海2012年度白玉兰纪念奖。不久前,在朱伯彦位于徐家汇的办公室中,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洋眼看上海
话不离老本行,谈到上海港口建设,朱伯彦认为,把上海规划为国际航运中心之后,上海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飞跃。洋山港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可以说,上海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货运港口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然而,上海在航运服务和软件技能上仍有不足,比如管理、人才开发和供应链思维。和更发达地区的港口相比,上海在这些领域上的滞后显得尤为明显。而那些更发达地区的港口,在设施和生产服务上有着更多的优势。
与此同时,上海在运输信息上的可用性和透明度也需额外关注。与伦敦、香港及其他世界级的港口相比,上海缺乏国际航运服务品牌,其融资和海事法律制度也不太符合国际通行做法。而航运中心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权力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港口也缺乏一个发达的招聘体系来吸引人才。因此,他现在为上海海事大学做出的努力,就是为解决这一领域的问题提供帮助。
他相信,充满活力的上海会运用它巨大的资源和创业的精神,帮自己走向成功,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结缘上海
不喜欢慢悠悠的欧洲喜欢活力上海
说起最初对上海的认识和了解,得回到2004年,那时朱伯彦担任一家全球知名物流公司的副总裁,由于公司在上海等中国各地设置了代表处,于是朱伯彦便常有机会来中国。在那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朱伯彦发现,相比较于欧洲人慢悠悠的生活,上海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城市,节奏很快,这种感觉他很喜欢。所以,在2007年,朱伯彦辞掉了当时的工作,来到上海,并创办了一家物流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
公司设立花了大半年时间,谈到设立的初衷,朱伯彦用手势拼出“桥”的意思并表示,公司取名欧桥,是希望能像桥梁一样,架起两地的经济交流。他微笑着说:“我一直在努力了解中国、了解上海,如果有中国企业要出口到欧洲,我会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给他们建议和帮助。”

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是欧洲大港之一。由于巨大的仓储能力和优越的港口条件,安特卫普日益成为国际贸易链中的重要一环,素有“欧洲超级市场”之称。2008年6月,安特卫普港中国代表处正式成立。朱伯彦凭借其多年的港口及物流工作经验,在为自己公司工作的同时,还成功地当选为安特卫普港中国区代表。在他眼里,安特卫普港与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港口的合作至关重要,安特卫普将是中国通向欧洲的最佳捷径。为此,朱伯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中国的近百家出口型企业建立联系,并定期拜访企业,了解企业的物流发展需求。同时,协助企业联系海外的物流商及仓储服务,并免费为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

“十年前提到‘中国制造’,人们只是会心一笑,而现在已经大有改观。唯一的问题是,不少企业只为订单而出口,缺少品牌理念。”朱伯彦希望,不仅让中国企业走出去,而且要让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中适应当地的文化,在当地的文化背景下更好地运作。同时,他每年还会接待不少欧洲企业来中国考察,并适应中国的文化。
回馈上海
促成百年世博船模“重归故里”

除了做生意之外,从朱伯彦踏上上海的土地开始,他还非常热衷于上海与欧洲间的文化交流。“上海给了我很多,我也希望能够在文化等方面回馈上海。”

2009年,他成功说服安特卫普港务局赞助“图像的故事——安特卫普古典及新时代大师”来上海美术馆进行展览,当时,有50余幅极具历史及艺术价值的画作来到上海。而今年的中国古船船模展也是在朱伯彦的东奔西走、不懈努力下促成的。据了解,比利时安特卫普博物馆馆藏有125艘做工精美的中国古船船模,这批船模是一百多年前清朝政府参加1904年美国路易斯世博会、1905年比利时列日世博会的展品。之后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未能回到国内。朱伯彦花费了5年的时间,不断地请示和游说安特卫普议会通过议案,如今,百年世博船模终于能“重归故里”。
同时,朱伯彦觉得很多事情的成功关键是靠人。“中国第一批专业做集装箱码头的人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这里”,指的是安特卫普/法兰德斯港口培训中心(APEC)。自1980年起,安特卫普港务局通过其旗下的安特卫普/法兰德斯港口培训中心(APEC)与中国各有关方面开始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友好合作,为中国港航界管理人员进行现代港口、海运管理知识培训。朱伯彦到任安特卫普港中国代表处以来,不断推进APEC为中国培训港航人才的工作力度。自1980年以后,APEC培训中心为中国培训了大约2800名学员,仅上海地区,2008-2011年三年间,APEC累计培训了20名学员。
而作为物流行业的专家,朱伯彦还接受了好友——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金永兴教授的邀请,成为上海海事大学的客座教授。“上海发展得又快又好,但有时太快了,快得来不及打磨棱角。对于下一代人来说,他们需要维护、保护好父辈建立起来的这个城市,他们需要走的路很长也很难,但这是必经之路,我希望能帮助到他们,就算只有一点点。”

建言上海
多样化经营明确产品定位
一般来说,港口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大。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港口的吞吐量就会下降,而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港口的运输量也可能转移,全世界不少港口在发展中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而就在当下,世界经济形势并不妙,不少走欧洲航线的船公司都缩减了航线,并进行“拼货”装箱,这对港口的物流影响不小。

“但在上海,以上海的主导地位,加上持续的投资和改进,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一贸易上的亏损。”朱伯彦这样告诉记者,“然而,对于作为欧洲第二大港口的安特卫普港来说,影响比较明显。”

朱伯彦表示,在今年前九个月,安特卫普港处理的货物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不过,面对不利的经济局面,安特卫普港仍有其无可取代的地位,“因为它是高度多样化的航运中心”。朱伯彦认为,这种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应该是安特卫普面对宏观经济冲击的一大法宝,这方面值得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进行借鉴。安特卫普凭借自己有利的地理位置,能够结合多种运输方式,深入欧洲内陆,形成一个运输网。
朱伯彦还透露,安特卫普最近开始投资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中转站,并宣布计划进行进一步港口的投资和发展。正因为如此,朱伯彦还表示,许多中国出口商正在积极处理自己货物的流动,很快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安特卫普港的优势。“中国的产品正逐渐被公认为质量比较好的产品。现在我们的出口商发现,光有好的产品是不够的,你还需要能掌握一些信息,比如,你的目的地市场在哪,合适的价位是多少,以及你的状态和市场分布到底如何,这些都要考虑到。”

感受上海
骑单车钻小巷上海味道他知道

“我没去过南京路、新天地,我觉得那里缺少了上海原有的味道。”朱伯彦特别钟情于有历史感的事物,他更喜欢去田子坊、七宝、豫园走一走。
人们都有一些收集东西的习惯,并将自己的收集视为“宝物”。而朱伯彦也有许多“宝物”,比如欧洲的古船模型、古代绘制的区域地图等。而他还有一样“宝物”竟然是自行车。“我会骑着它街头巷尾地逛,可以发现有趣的事物,还能锻炼身体,而且不增加城市污染。”

在扎根上海的几年时间里,朱伯彦深深融入了上海紧凑的生活节奏,“我在中国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工作”。
平时在办公室办公,周末去海事大学上课,满满的安排让他很满足。而在难得的空闲时光里,他则会选择读书、看电影、画画……朱伯彦看的书很广,从诗人李白的生平到欧洲人眼中的古代中国,只要是关于中国的、有意思的书,他都会涉猎;而聊到张艺谋拍的电影时,他双手在空中比划着,谈得头头是道;说起绘画,他可谓是“行家”,他的父亲是比利时画家,从小跟着父亲学画,虽未接受过学院的正规绘画教育,但他描摹的老虎生动传神,在北京胡同里的写生真实感人……

你很难想象,这位五十岁出头、收集古玩、爱穿中式唐装、爱好读书、看电影,还画着一手好画的“文艺男”,在骑单车穿过小巷时,耳塞里传出的竟然是摇滚乐。
很有趣的是,朱伯彦的生日刚好是中国的国庆节,他对此也很开心:“这很巧合。我曾经和外国朋友开玩笑说,你知道吗,我过生日的时候,到处都会放烟花,大家会帮我一起庆祝。朋友都不相信,然后等到国庆节,他们才发现,原来是真的,原来是这样。”

当被问及怎么形容对上海的感受时,朱伯彦毫不犹豫地说:“家。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的新家乡。我爱这里,爱这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