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起,7788365365携手各区政府,举行“国际化的上海”系列推介活动,助推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继成功举办杨浦区、静安区推介后,2018年5月,系列活动将移师黄浦区。此次活动将凸显外滩金融集聚带优势,推介外滩滨江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为此,东方网记者专程采访了多位在黄浦区工作和生活的外籍友人,听他们娓娓道来与黄浦的不解之缘。】
每年3月17日是爱尔兰的国庆日,即圣帕特里克节,全世界爱尔兰人都会为此举行盛大的庆典。今年3月10日,位于黄浦江畔的外滩源沉浸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不同年龄、不同肤色的人们,身着圣帕特里克节的“传统色”绿色欢聚一堂,载歌载舞。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爱尔兰驻沪副总领事莫爱玲洋溢着灿烂的笑脸说。她拿出厚厚一沓照片,向我们介绍道:“这是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它不仅是爱尔兰文化的庆典,也是展示爱尔兰与中国深厚友谊的庆典。除了爱尔兰文艺表演者之外,来自黄浦区的市民和儿童也登台表演了中国功夫、变脸、扇子舞等精彩节目。特别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还有中国舞蹈团表演了爱尔兰的传统舞蹈。当天有约4000名中爱两国人士参加了庆典活动。”
(图片说明:爱尔兰驻沪副总领事莫爱玲)
这是爱尔兰驻沪总领馆连续第11年在上海举办圣帕特里克节活动,也是爱尔兰在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官方庆祝活动。“在我看来,这也是最好的一次!”莫爱玲开心地说。“2019年是中爱建交40周年,届时我们会在上海举办更加隆重的庆祝活动,上海也将迎来第12个圣帕特里克节庆典呢。”
除了圣帕特里克节庆典,黄浦与爱尔兰在文化交流方面同样渊源深厚,一年一度的爱尔兰“布鲁姆日”(注: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笔下文学名著《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小说用十分怪诞的手法描写了他于6月16日这天,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游荡了18小时的经历)就是两地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盛会。活动期间,无论在黄浦江上、还是外滩沿岸,都能看到“都柏林式”的文艺庆祝活动。一部犹如“天书”的文学名著及其主人公,以这样别致的方式帮助架设起了又一道中爱文化沟通之桥。
上海与爱尔兰相距一万多公里。2005年,上海与爱尔兰第二大城市科克缔结友好城市关系,这是中国与爱尔兰间建立的第一对国际友城。这些年来,黄浦区作为上海对外交流十分活跃的中心城区,积极参与两市友城交流和民间交往,为密切中爱人文交往作出了独特贡献。爱尔兰驻沪总领馆最早时就设立在黄浦区。
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位于黄浦区的七色花小学与科克市一所小学建立了姐妹学校关系。十多年来,两校已持续开展过多批师生交流互访,为上海与科克的友城教育合作增添了一大亮点。莫爱玲对黄浦的教育质量十分推崇,她说:“黄浦区十分重视教育,事实证明这里的确拥有一流的学校和教学水平。黄浦的数学教育非常有特色,被国外很多来访团奉为典范。这里的学生综合素质也很高,爱尔兰许多学校都乐意与黄浦的学校结为姐妹学校。”
除此以外,每周二在黄浦区的卢湾体育馆,由中爱足球爱好者组成的爱尔兰足球俱乐部都会在此进行集训。莫爱玲就是俱乐部的积极分子之一,她兴奋地说道:“在来上海之前,我可从没踢过足球呢!我很高兴在俱乐部里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
说起在上海一年多的生活经历,莫爱玲表示上海与她的家乡有很多不同。“最大的差异就是城市规模。爱尔兰总人口只有485万,而上海的人口比我们国家的人口高出了好几倍。上海地铁日均客流量已达千万,但令人惊叹的是在这样一座超大型城市,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不论是去衡复风貌区、外滩或是滨江沿线,交通都十分便捷…… 不过,上海与都柏林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都有贯穿城市的蜿蜒河流、充满活力的都市文化,以及古老与现代的有机融合等。”
热衷户外运动的莫爱玲特别提到:“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骑着共享单车,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间穿梭,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发展变迁。很高兴看到,上海近年来开放了许多公共空间,市民们可以在那里跑步、骑车……”吃在上海也是一大乐事,“上海汇聚了来自全中国、全亚洲和全世界的美食。我住的那条街上就有20多家餐馆,我最喜欢的上海食物是什么?那绝对是生煎包!”
在莫爱玲看来,“上海在过去20年间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在发展之余,这座城市的可贵之处在于,“以黄浦区为代表的上海各个城区,不仅着眼于经济增长,而且更致力于为市民营造一个更加环保、更加绿色、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例如位于黄浦的外滩源区域,在保留外滩历史文化风貌的同时,又面向未来,在有效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上树立了典范。”